這是一篇行銷人的「在家工作心得」,從5/13開始在家上班,很快地過了一個月,這篇文章,不會有任何關於居家上班的建議作法,因為我自己也還是在摸索(甚至說現在略為混亂),只是想要紀錄一下,並且慢慢調整。
–
本篇文章內容
第一階段:充滿熱忱的時期
居家上班前期,感覺很新鮮而且滿滿熱忱。
覺得獲得了通勤換來的自由時間,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個一個的「計畫」,像是要早睡早起、自己做早餐、起床運動、學習語言等等。彷彿一宣布在家上班後,我就會從一個不運動、不健康的都市青年,變得上進而有為。
我充滿衝勁的迎接居家上班的日常。

這個階段大概過了一週多(大約10天)吧,我每天自己下廚,一手看著食譜,一手得意洋洋地做出早餐午餐晚餐,覺得自己根本是料理小天才,趁著一周1-2次的採購,補齊了家裡的各種調味(因為以前都沒在煮),甚至還開了一包白米、拆了新個鍋具。
另外,還下載了想玩的電腦遊戲,在刺客教條裡面打爆好幾個要塞,更修了五月初出遊的照片,整個幹勁滿滿。
不論在生活、工作或是休閒娛樂上,我都覺得自己好像獲得很大的自由。
第二階段:孤單撞牆期
但好景不常(這裡應該用的很貼切),到了第二週尾聲至第四週(大約14天),就開始對於這樣的日常有些意興闌珊。
煮飯煮到膩了、遊戲開一下就沒有玩、文章也只寫了2篇遊記。
推論是天性是比較怕寂寞,上班時間還能跟同事講幾句幹話、午休可以一起吃飯聊天。
這些日常都被抽離了,打電話通常都是為了講「正經的公事」,撇除公事外的日常閒談大幅降低,除了身體因為外面的疫情感覺被「困住」了以外,感覺心理也是。
這段期間變成做任何事都有點懶洋洋的,加上上下班的界線變模糊了,下班後還是會回回訊息、收收信(把公司電腦搬到客廳使用),然後一邊滑一整個晚上的手機。
很快的,作息就整個大崩壞,有一種沒有重心的感覺,每天都到凌晨3-4點才睡,隔天再痛苦地起來,然後工作完又是癱在沙發上,就這樣過,回想起來真的有點可怕。
第三階段:調整期
來到這週,剛好是三天端午連假開端,開始示意到這樣對身心來說都太不健康,決定慢慢來調整。
其實我一直不是自律的人,過去會因為自己不夠專注而有罪惡感,但在疫情前看完醫生、確認自己有ADHD後,也正在學著接受自己。
一下子太高強度的計畫,其實對我來說根本不可能完成,我一直很羨慕那些能夠自律專注的人,而我只能循序漸進的用訓練的方式慢慢加強,看能不能運氣好一點變成習慣。
時間管理|調整在家工作時間表
參考劉軒老師<在家工作千萬別穿睡衣:讓在家工作更有效率的10點建議>裡面,給自己訂定時間表的建議,從這週上班日開始(6/15),開始為期兩周的規律訓練,看看能不能依據這個時間表去管理自己的作息和狀態。
- 9:30~10:30起床:因為工作上下班比較彈性,不要一次給自己”一定要早起”的壓力。
- 起床後一小時:邊吃早餐邊收信,安排今天的工作「先後順序」。
- 12:30-14:00:午休,午餐簡單吃。
- 下午:通常會議比較多,開會、完成今天的工作項目。
- 希望能在晚上七點前下班:下班後電腦闔上,不要看。
另外要做到
- 起床就不能再躺床(但沙發比較難,我超愛癱在沙發上)
- 隔開工作/休息區
- 每周上2堂英文課(抽離工作狀態)
- 不要穿睡衣!!(這比較難,我已經穿了一個月的睡衣了)
行銷業2021疫情下的在家工作心得

其實我很幸運,不論是所屬的產業、公司本身或是主管,都非常自由彈性,不然以我的性格,一定會在工作的很痛苦。
公司和主管給我很大的自由和信任,而我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去管理自己,這在居家上班的日子裡,成了一個挑戰。
目前的感覺是,不要太緊繃,或是一下子強度拉太高,才能度過接下來還有3週以上的居家上班。
其實上面的時間表還有很多東西想塞進去,例如運動、學Python、練習打光拍照等等,很想在這段Work from home期間,把些時間換成一些實質的東西。
但了解這些想法都會讓我很「焦慮」,看了兩次心理醫生後,也慢慢學習面對這些焦慮,在緊繃和規劃之間找到平衡。
現在也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,總之就先記錄一下。
發佈留言